老实说,当我看到“120.5亿”这个数字时,第一反应是掏出计算器数了数有几个零。
没错,就是这么多钱,要被砸进一段只有33.54公里长的铁轨里。
这事儿听起来,就像你花了一套一线城市海景别墅的钱,就为了装修一下家里的阳台。
荒唐吗?
有点。
但你先别急着开喷,这背后的水,可深着呢。
这故事的主角,叫“杭温高铁联络线”。
听着特官方,没劲。
我们不如叫它“温州结”。
因为它的使命,就是给温州这个地方,解开一个存在已久的“死结”。
你得先知道,温州这地方,在高铁版图上一直有点尴尬。
北边有条“杭温高铁”,350公里时速的猛男,从杭州杀过来,终点在温州南站。
南边呢,又来了条“温福高铁”,同样是350时速的狠角色,从温州东站出发,一路向福建狂奔。
看见没?
温州南到温州东,就这么点距离,愣是成了楚河汉界。
你想从杭州一路丝滑地去福州?
门儿没有,先在温州下来,换个站,感受一下什么叫“咫尺天涯”。
这种感觉,开过车的都懂。
就好比你导航去一个地方,眼看就要到了,导航突然来一句:“前方道路尚未开通,请掉头。”
那种血压飙升的感觉,就是过去无数旅客的心情写照。
而那条本就累得够呛的杭深线,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流货流挤在自己身上,喘不过气。
所以,这120亿,就是来打通这条“断头路”的。
一个名为“浙江杭温铁路联络线工程有限公司”的机构,前脚刚挂牌成立,后脚就要开始真刀真枪地干了。
这事儿,板上钉钉。
不过,你要是觉得这钱就只修了33公里铁路,那格局就小了。
这笔巨款里,藏着一个真正的“吞金兽”——瓯江公铁合建特大桥。
这玩意儿,简直就是工程师们喝多了之后画出来的图纸。
它坐落在乐清,主桥是700米跨度的钢桁梁斜拉桥,听着就不好惹。
最骚的操作是,桥面上,中间是四条铁轨,给咱们的“温州结”和温福高铁跑,两边,竟然还塞下了双向六车道的城市马路。
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:你开着车在桥上兜风,吃着火锅唱着歌,旁边“嗖”地一下,一列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像一道白色闪电劈了过去。
这哪是过江,这简直是穿越到了赛博朋克的世界。
这桥一旦建成,绝对是温州城里最靓的仔,一个会呼吸、会跳动的钢铁巨兽。
当然,花这么多钱,总有人会嘀咕。
120亿,拿去给孩子们多盖几所学校,给老人多发点养老金,不香吗?
非要砸在这一段铁轨上?
这笔账,不能这么算。
修路,尤其是在中国修高铁,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,它是一盘关乎区域命运的大棋。
这条联络线,表面上看,是方便了旅客,实际上,它是在给整个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大动脉做“心脏搭桥手术”。
一旦“温州结”被解开,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“长三角”和“海西经济区”这两大中国经济的超级引擎,终于被无缝对接了。
从上海、杭州出发的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,可以毫无阻碍地涌向福州、厦门。
一个“4小时经济圈”就这么形成了。
这背后搅动的,是数万亿级别的经济体量。
而对于温州来说,这更是一次“逆天改命”。
长久以来,温州人以“东方犹太人”的精明能干闻名天下,但温州这座城市,在地理上却始终是个“交通末梢”。
这条线的贯通,特别是未来温州东站升级为空铁联运枢纽后,将让温州从一个“终点站”,一跃成为贯通南北、连接东西的“十字路口”。
以前是温州人往外跑,以后,就是天下人往温州来。
所以你看,这120亿,它赌的,是整个区域的未来。
它不是一笔开销,而是一次投资,一次对城市能级的豪赌。
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嘛,除了以后出门更方便,还能干啥?
当然是找个好位置,泡上一壶茶,静静地看着这个钢铁奇迹,如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拔地而起。
你说,这120亿的烟花,值不值得看?
股票配资最简单方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